Search

在銷售行為上而言,某些時候消費者對於被銷售時,會有幾種狀態反應;一是驚訝,這表示在他的記憶庫裡沒有存...

  • Share this:

在銷售行為上而言,某些時候消費者對於被銷售時,會有幾種狀態反應;一是驚訝,這表示在他的記憶庫裡沒有存在這種想法;另一是認同,這表示在過往的認知訊息是被認同和消化的;再者,或許表示反對意思,這代表著在他的記憶庫裡存在排斥的想法在裡面,這三種想法就會有不同的表情或動作來反映實際情況。

我們在生活上常做一些類比。例如自己的孩子會拒絕學習才藝,父母會想盡辦法說服子女接受想法,而消費者也會常常使用一句話:「目前不需要........」來拒絕業務員的推銷,消費者心理的這句話也可以表達出「目前不需要,但需要的時間是以後....」的意思,再舉另一句常拒絕的話:「我現在沒錢.....」,消費者可能表達出心理的涵義是「我現在沒錢,但是以後並不表示沒錢,並且更不想繼續過沒錢的日子......」。可以得知對方所講的話,背後一定有引申的含意,只是我們要怎麼解讀?讓彼此的話題有延伸性、開展性就是一件值得探討的話題了。

我們把消費心理釐清楚後,消費意識裡將購買的經驗大致區分為購買與拒絕購買、考慮購買和考慮不購買等四個狀況,而這些情況和我們的記憶庫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會反應到我們大腦皮質做快速的判斷反應或是有節奏性的思考。所以在生活上,消費者的立場是用感覺、感受性來判斷商品價值,而這種感覺往往來自於自己現在或過去的「聽、嗅、看、觸」感受,和過去的經驗、經歷決定和判斷接受與否?

舉個例子來說,百貨公司周年慶或是旅遊展能在短時間內創造良好業績,除了顯明的宣傳DM廣告外,更重要的是折扣的優惠讓消費者產生衝動的購買,或許有部分深思熟慮的消費者,早已思考準備決定購買的物品,但是在賣場的集體催眠購買環境影響下,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有衝動式的購買動機。

所以說,客戶的購買決定與否,其實大部分是已經有見地了,除非在記憶庫裡沒有存放以前的資訊,否則在購買的判斷上,通常用大腦皮質的頂葉〈parietal lobe〉直覺式決定?還是大腦皮質的額葉〈frontal lobe〉深思決定罷了?


Tags:

About author
2011年出版《333銷售心法》,2013年出版《CRM銷售心法》,現為環球瑞智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天津南開大學企管博士。目前致力將一般業務老手不外傳的銷售心法分享給有志追求成功的銷售業務人員,讓更多人懂得如何為客戶帶來幸福,也為自己帶來財富。
銷售心法的專家,李品睿博士 百位MDRT百萬圓桌銷售高手的幕後推手兼具學理/管理/銷售經歷洞悉人性的業務高手。歡迎邀約演講授課、採訪邀稿、專案洽談,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